Search

[為什麼憂鬱症吃了這麼久的藥還是沒好?]

  「為什麼憂鬱症吃了這麼久的藥還是...

  • Share this:

[為什麼憂鬱症吃了這麼久的藥還是沒好?]

  「為什麼憂鬱症吃了這麼久的藥還是沒好?」
  
  之前曾遇過憂鬱症患者、家屬詢問這個問題,覺得吃藥就可以「藥到病除」,近來與同儕聊天時,發現部分民眾也缺乏藥物治療須配合心理治療或其他復健活動的觀念,認為「吃藥就好,心理治療沒用」。

  憂鬱症的病因不只是遺傳、生理因素,還有很多是與個人特質或環境所致的壓力有關,像是個人想法、價值觀、行為模式、生活習慣、環境壓力,進而持續產生憂鬱的心情。藥物可以幫助憂鬱症患者改善生理因素,調整大腦中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的平衡,但若前述的個人與環境壓力的致病因素沒有嘗試去做調整改善,光只吃藥物是沒有辦法轉好的。

  吃藥可幫助穩定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改善憂鬱症狀,但是光只有吃藥不會幫助一個人產生新的想法、習慣、行為、生活經驗、壓力調節的方式,也不會因此產生平靜的狀態,或是快樂的情緒。心理治療便是提供患者在認識個人特質、辨識想法情緒、調適身心壓力、適應環境等方面的協助,改善促發症狀的壓力源。

  憂鬱症就像心理的感冒,但並非吃顆藥止咳退燒就沒事了,更要緊的是造成發燒的病灶為何?是否已經處理好,避免再次發燒,或是讓發炎之處繼續惡化到無法治療。

  對憂鬱症的治療來說,藥物和心理治療就像車子的前輪與後輪般,都很重要。    



*精神醫療小知識
Q:什麼是憂鬱症?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定義,憂鬱症可分為重鬱症與持續性憂鬱症。

1. 重鬱症患者可能為出現,超過兩星期,大部分時間可能有:
情緒低落、失去興趣、體重減少或增加/食慾減少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激動或遲滯、疲倦無力、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罪惡感、思考力或專注力下降或難做決定、想到死亡或自殺的念頭…等表現。

2. 持續性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兩年以上,大部分時間可能有:
情緒低落、食慾減少或增加、失眠或嗜睡、自尊低落、疲倦無力、注意力難集中、難做決定、覺得未來沒希望…等表現。

[小叮嚀] 若上述狀況已明顯影響您的日常活動或家庭、學業、工作或人際相處的表現,建議可找身心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做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

*無痛了解更多憂鬱症資訊:小鬱亂入 http://depressytrouble.tw/

 
文、圖/洪千惠 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的畫話人生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您好,這裡記錄、分享生活或工作心得、筆記,讓心理學回到生活,過得更好。 歡迎演講、工作坊、諮詢、合作邀約
View all posts